第二天的行程是高山古樸温泉街、上高地、大正池、河童橋、武家屋敷懷舊街、白川鄉合掌村及金澤兼六園。最期待的地點是上高地、河童橋、白川鄉合掌村。吃過早餐,拖著行李篋登上旅巴。
...多情應笑我,早生華髮。人生如夢,一樽還酹江月... 今宵酒醒何處?楊柳岸,曉風殘月,此去經年,應是良辰美景虛設。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? ...如此星辰非昨夜,為誰風露立中宵...
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
2013年7月18日星期四
京都〈那些年,沒携相機的日子〉
京都 --- 一個兼備古典氣息又不失朝氣活力的城市,既有古樸的建築如各大大小小的寺院、神社,也有現代的地標如京都車站、別具個性的小店,有精緻的京都料理,細膩的湯豆腐、別具風味的川床料理、香滑味濃的抹茶冰淇淋,傳統祭典如時代祭、鞍馬火祭...,若要選喜愛的日本城市,京都必在三甲之內。
2013年7月16日星期二
大阪〈那些年,沒携相機的日子〉
大阪的酒店位於道頓堀,去大阪必定逛京都,永遠覺得京都怎逛也逛不完,而逗留大阪的日子相對地少,於是倍覺像沒有去過大阪一樣。但今次去京都是即日來回,為何是次大阪殘留在腦海的片段接近零?究意我在大阪去了那些地方?唯一肯定的是沒去 Tokyu Hands,香港女生鮮會到這兒,但女巫極愛這店,卻從沒時間、機會逛大阪分店。
2013年7月15日星期一
東京〈那些年,沒携相機的日子〉
很多人外遊總會帶相機,拍拍照留個記念,現在科技發達,有些人甚至只携一部手電外遊。多年前女巫遊日,沒帶相機,當年的手機只作聯絡,不是今天可充作相機的型號。那為甚麼不携相機?因為當年的旅伴從沒到過日本,要求女巫權充領隊兼導遊。
2013年7月12日星期五
旅人、累人、服侍、服務
航空公司在三藩市引發的空難,導數一百八十多人受傷,兩名中國女生罹難,慘劇是否由於機師訓練不足而發生,這個有待調查,另外,三藩市法醫驗屍時,發現其中一個女生身上的傷勢和被車輛輾過造成的傷痕吻合。悲劇已發生,現狀沒法逆改,唯願死者安息,傷者早日康復,死者家人節哀。
2013年7月5日星期五
男、女、小孩真人騷
求愛真人騷已告一段落,一直以來,未知是否某電視臺信譽不大好,由老掉牙的選美以至近年的女追男,又或男追女的所謂真人騷,屢屢傳出造馬、作假的傳聞,當中不乏知情人士、參賽者繪形繪聲大爆內幕、黑幕。
2013年6月26日星期三
2013年6月25日星期二
男追女、王子、民女
本土的求愛真人騷出場了,上次是女追男,今次是男追女。猶記上次有兩位導師,那位自視甚高、有品味及格調的人生教練,那自謂兩性關係的導師,兩人所教授的經驗、忠告和技倆劣評如潮,女巫則覺娛樂性豐富,難得兩人面對鏡頭,竟可信心十足、神色自若、狀似專業、誇誇其談。
2013年6月14日星期五
日本 〈一〉 之 岐阜縣 下呂温泉
又是敗家時間,知道立山黑部及上高地該是五年前的事了,渴望看看這兩處美麗的地方。奈何小女子比較懶隋,又覺得要逛這兩個地方要用上種種不同的交通工具,似乎困難重重〈說穿了,原因只有一個 ---- 懶惰 〉,今次見到旅行社廣告,是上高地及立山黑部的旅行團,嗯,既然懶得動腦筋,那就參團吧。收拾行裝時,一顆心已飛走,岐阜、上高地、河童橋還有立山黑部,飛驒牛、信州蕎菱麵,當然還有信州蘋果。
2013年6月10日星期一
東京 〈五〉 首尾呼應
今天是旅程最後的一天了,匆匆跑去巢鴨買黑糖茶、小蝦乾。茶店的女生說若那黑糖茶是自用的話,可選普通包裝那款,價錢較相宜,謝謝這體貼女生。已忘記上次買小蝦乾店子的正確位置,但沒時間去尋找,見有一小店位置相若,二話不說入內取了兩包。付款時,大叔推介蕃茄乾,敵不住他盛意拳拳,又多買了兩包蕃茄乾。時間緊逼,本想買一瓶自配份量的七味粉〈這兒有一位大叔的小攤檔出售的七味粉,可讓客人自行配搭份量〉,最想要多點紅辣椒粉、大麻籽、罌粟籽、芝蔴,嗚嗚,沒時間啦,要趕去 Tokyu Hands 呢。
2013年6月6日星期四
東京 〈四〉 上野、新宿、押上
由於要爭取時間四處逛和吃,第四天的早上泡了一個之前在便利店買的辣蕃茄泡麵作早餐。在港我從不吃泡麵,唯人在日本,方會吃這個。日本泡麵的種類多得令人目不暇給,最近有電視廣告宣傳在港新推的大杯裝,其實這個份量的泡麵在日本便利店早已司空見慣,只是現在才被帶進香港。說回小女子的辣蕃茄泡麵,其實一點也不辣,日人根本不是嗜辣的民族,食物的辛辣程度又怎會高?說到這兒,應對織田信長先生說句謝謝,多得這位戰國時代的霸主,引進了蕃茄、辣椒等各種外來的蔬菜,現在辣蕃茄泡麵才可端在跟前。
2013年5月30日星期四
東京 〈三〉 築地、荻窪、吉祥寺、銀座
由於之前在原宿耗了一整天,行程的第三天計劃去築地吃魚生,該死,忘記了在星期天,築地內市場的食肆和店鋪全部休息。常去的店營業至晚上九時,但不包括星期三及日。內市場休息,那就逛逛外市場吧,上次買的黑豆仍未吃光,今次不用入貨。外市場有兩、三間壽司店營業,正在猶疑應否進去一試,店外已有一位嬸嬸級店員在游說,嗯,那就試試吧,其實第一次到築地時,小女子是光顧外市場的壽司店,至今仍沒法忘記老闆娘的親切笑容及鮮味的螃蟹湯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