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6月14日星期五

日本 〈一〉 之 岐阜縣 下呂温泉

又是敗家時間,知道立山黑部及上高地該是五年前的事了,渴望看看這兩處美麗的地方。奈何小女子比較懶隋,又覺得要逛這兩個地方要用上種種不同的交通工具,似乎困難重重〈說穿了,原因只有一個 ---- 懶惰 〉,今次見到旅行社廣告,是上高地及立山黑部的旅行團,嗯,既然懶得動腦筋,那就參團吧。收拾行裝時,一顆心已飛走,岐阜、上高地、河童橋還有立山黑部,飛驒牛、信州蕎菱麵,當然還有信州蘋果。

2013年6月10日星期一

東京 〈五〉 首尾呼應

今天是旅程最後的一天了,匆匆跑去巢鴨買黑糖茶、小蝦乾。茶店的女生說若那黑糖茶是自用的話,可選普通包裝那款,價錢較相宜,謝謝這體貼女生。已忘記上次買小蝦乾店子的正確位置,但沒時間去尋找,見有一小店位置相若,二話不說入內取了兩包。付款時,大叔推介蕃茄乾,敵不住他盛意拳拳,又多買了兩包蕃茄乾。時間緊逼,本想買一瓶自配份量的七味粉〈這兒有一位大叔的小攤檔出售的七味粉,可讓客人自行配搭份量〉,最想要多點紅辣椒粉、大麻籽、罌粟籽、芝蔴,嗚嗚,沒時間啦,要趕去 Tokyu Hands 呢。


2013年6月6日星期四

東京 〈四〉 上野、新宿、押上

由於要爭取時間四處逛和吃,第四天的早上泡了一個之前在便利店買的辣蕃茄泡麵作早餐。在港我從不吃泡麵,唯人在日本,方會吃這個。日本泡麵的種類多得令人目不暇給,最近有電視廣告宣傳在港新推的大杯裝,其實這個份量的泡麵在日本便利店早已司空見慣,只是現在才被帶進香港。說回小女子的辣蕃茄泡麵,其實一點也不辣,日人根本不是嗜辣的民族,食物的辛辣程度又怎會高?說到這兒,應對織田信長先生說句謝謝,多得這位戰國時代的霸主,引進了蕃茄、辣椒等各種外來的蔬菜,現在辣蕃茄泡麵才可端在跟前。

2013年5月30日星期四

東京 〈三〉 築地、荻窪、吉祥寺、銀座


由於之前在原宿耗了一整天,行程的第三天計劃去築地吃魚生,該死,忘記了在星期天,築地內市場的食肆和店鋪全部休息。常去的店營業至晚上九時,但不包括星期三及日。內市場休息,那就逛逛外市場吧,上次買的黑豆仍未吃光,今次不用入貨。外市場有兩、三間壽司店營業,正在猶疑應否進去一試,店外已有一位嬸嬸級店員在游說,嗯,那就試試吧,其實第一次到築地時,小女子是光顧外市場的壽司店,至今仍沒法忘記老闆娘的親切笑容及鮮味的螃蟹湯。

2013年5月28日星期二

東京 〈二〉 原宿

沒調校鬧鐘,一覺醒來,梳洗完畢,隨意走進車站內的地下街,見一麵包店款式多樣,一角備有數張小方檯和椅子,挑了合意的麵包和黑加啡,好好享受旅程第一個早餐。大快朵頤後,第一站先到原宿逛。

2013年5月7日星期二

東京 〈一〉 池袋

匆匆踏上旅途,時間倉促,沒空做太多準備功課,反正目的只是離開畧嫌窒息的環境,沒有計劃盤算到必遊的地點,那就隨心而行、隨遇而去安吧。機票不算昂貴,日圓兌率下跌,絕對是再訪東瀛的好時機,接近日本人的黃金周,房間供應緊張。端坐電腦前,不停在訂房網頁內尋找剩餘的配額,最終四晚住宿要入住兩間不同的酒店,還幸在同一區域,不用拖著行李到另一區投宿去。

2013年5月4日星期六

冬日東瀛行之五 15Dec2012

行程最後一天先要參觀珍珠店,本以為這類珠寶首飾店,貨品價錢一定令人咋舌,原來某些貨品如簡約的心型珍珠項鍊,售價約為港幣二千左右,團中女生紛紛大破慳囊,旅伴購了一條鑲有四種不同顏色珍珠長項鍊,可變化出三種不同長度及佩戴飾樣。
 

冬日東瀛行之四 14Dec2012

今天的行程只有一個,就是環球影城,因住宿環球影城對面的酒店,終於可以稍晚起床,Morning call  是七時半,之前每一天都是六時半,夜貓子如我,早已習慣睡眠不足的生活,日本比香港快一小時,日本時間早上七時半等同香港時間早上六時半。

2013年4月18日星期四

酸、麻和辣

上次在佐敦一米線店吃了一個大辣的四川麻辣米線,對嗜辣女巫來說不算辣,我懷疑應到四川一行,親嚐地道的痳辣口味。今次替人尋得價錢合宜的心頭好,乖乖奉上孔方兄後去找點吃。

2013年4月12日星期五

豬膶、咖喱、臭草、香瓜菜

之前一連數天復活節假期,不少人選擇外遊,女巫沒興趣在這種日子插一腳,決定留港,四出吃、吃、吃。

2013年4月10日星期三

豬排、麻辣

星期六早上閒逛尖沙嘴,久未踏足遊客區,對遊客朝聖血拼聖地沒有多大興趣,只朝海防道街市方向去。從沒到過這位處遊客區內的街市,外觀不討好,當然,隔鄰是垃圾站,雖沒有臭味四溢,但,除卻工作人員需每天到上址工作,誰愛在垃圾站附近勾留?

2013年3月22日星期五

冬日東瀛行之三 13Dec2012

行程第三天去黑潮市場,主要是看劏魚表演然後吃年餐。解剖課開始了,一位劏魚師傅以其熟練精湛技術,短短時間內劏好一條吞拿魚,吞拿魚分藍鰭、黄鰭,小女子不懂如何分別,順手拈來,不同種類的魚的名字,巳令我眼花撩亂,鮭、鰤、鯛、鮗、鮃、鰻、鯛、鱧、鯊、鱔、鰊、鰍、鰈、鱈、鮎、鰕、鮹、鱒..有時不得不佩服日人那份專業精神,一天三次的表演時段,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我想劏魚師傳該有好幾位,但不時重複這種表演,對手是魚不是人,對著活人,尚有互動機會,對著一尾死魚,依然落力投入不欺場,並不容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