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9月17日星期四

粵語

知道「易中天」這名字,該是傳媒介紹他著作「品三國」,那是去年﹝?﹞的事,年紀大了,記不牢,記憶力和年歲此消彼長。





小女子沒翻過「品三國」,意外遇上他另一本作品「大話方言」,這書在二零零壹年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,二零零四年授權予香港三聯書店在中國以外地區出版。





說來慚愧,身為廣東人,除曉得廣東話有九個聲調外,其他一無所知,遑論其他方言。原來漢語有七大方言,其中吳、湘、贛、客家、粵、閩全屬南方方言, 至於北方方言沒法拿省份來命名,所以就叫北方方言。





南方方言種類比北方方言多,彼此腔調迴異,粵方言與北方方言語音上差別多達百分之七十,原來普通話只有三十九個韻母,但單是閩南話已有七十五個,粵語有五十一個。普通話有四個聲調,陰平、陽平、上聲、去聲;吳語八個;贛、客家六個;閩語七個;粵語九個。





中國歷史指出,每當國家積弱,又或外族入侵時,大伙兒總是向南移,南移的北方人堅持保住北方文化,南蠻鴃舌豈可視為正統?於是話音不得改變,是以不少南蠻方言保留了當年中原人士說話的音調,而這些古老音調甚至詞彙主要出現在閩、客家和粵方言,這批在南方落地生根的北人,遠離北方,久而久之已趕不上北方的步伐,自成一家方言。





如此說來,用粵語唸唐詩、宋詞、元曲較普通話來得悅耳鏗鏘,該可引同用上述理由解釋吧。中國各省方言妙不可言,新奇逗笑,作為中國人要對自己文化瞭解多些,或許可從方言入手。



〈17-9-2009/1250〉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